C2
圖爾達地下鹽礦遊樂場/歷史博物館
雖曰人工, 豈非天然? 這個令我嘆為觀止的地下空間過去曾經是羅馬尼亞Salina Turda圖爾達的一個巨大的鹽礦,目前已經被精心翻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鹽礦遊樂場與鹽礦歷史博物館。礦山從中世紀(該礦在1075年首次提到)到1932年間不斷由此生產食鹽。這裡鹽礦純度達到80%。由於技術設備簡陋,產量下降,不敵另一個特蘭西瓦尼亞鹽礦的競爭,薩利納圖爾達鹽礦開採終於在1932年停止開採(死因)。 Salina Turda於1992年重新開放,用於旅遊和治療目的,並全年開放。值得一看的是保存完好的中世紀機器和鹽磨。在2009年歐盟的財政支持下,為了旅遊和治療目的,Turda圖爾達鹽礦開展了大量的改造工作。經過兩年的工程和600萬歐元的投資。圖爾達目前有帶天然氣溶膠的溫泉治療室,露天劇場,健身房,和一個“全景(小型摩天輪)”,並可在這裡欣賞鹽風化物的沉積和鍾乳石的形成。 礦區地表面的Durgau湖是受歡迎的旅遊景點,由它能保證全年遊客量。遊客沿著曾經運輸了上千噸鹽的垂直動線向下行進,過程中會漸漸感受到出此礦坑曾經挖掘過的巨大規模。在到達礦井底部時有一個地底湖,覆蓋著沙子般的鹽層。湖中小島上得的設施在設計上似乎是藉鑑了某種深海生物的美學,礦井的底部幾乎是由木材構件製成的外加人工結構,並用懸掛的管燈照亮。礦井內部保持穩定的恆溫12攝氏度和80%的濕度,礦坑內幾乎完全沒有任何過敏原和任何細菌。獨特的微氣候成為患有過敏性呼吸道患者人的目的地。 博物館實際上包括三個礦井:Terezia礦井在120米處達到最深處,然後是108米處的安東礦井和42米處的魯道夫礦井。從每個礦井中可以看到數百個不同層壘出的如凝固流體般的岩層,這些岩層在極長的時間跨度上形成。每個礦井內的構造物都重修改造後放回各自原本所屬的地點,以回這些用數百年艱苦勞動所雕刻出的地下地形。動線由保存多年來運作礦井的路徑決定 遊樂場設有一系列景點,採用經過修復的既有設備或至少統一的用相同的設計元素表達。圓形劇場,運動場,摩天輪,迷你高爾夫球場和保齡球道等等,讓遊客可以體驗到礦山的不同方面。鐘乳石和鹽風化完成了巨鐘Terezia礦井的惰性平衡,礦井底部的地下湖深0.5至8米,在湖的中心有一個島嶼,由1880年後在這裡沉積的殘留鹽形成。最好玩的是可以在島上租用小船遊覽這個被挖成圓錐鐘形空洞最低點的地下湖。 在2012年至2014年間,Terezia礦與Losif礦之間建立了一條連接隧道,長50米,包括在旅遊線路和Losif礦山中,尚未向公眾開放。最深處為地下120米(393英尺)。圖爾達地下鹽礦的重生案例巧妙利用了這個人工挖掘的地下地形原汁原味。 雖曰人工, 豈非天然?